在新时代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大背景下,生命健康安全已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议题,针对海岛地区急救资源匮乏、海岛居民急救知识欠缺,海岛儿童急救意识淡薄等现状,浙江海洋大学校医院、校红十字会充分发挥“急救教育试点学校”的优势,在浙江省、市红十字会和市卫健委的大力支持下,设计了“家家都有救护员——海岛守护 安全共富”“红十字护航小海燕”“生命永续,青春引航”人体器官捐献登记宣传、“灯传健康,青春同心”宣讲团、“一船一员一箱—三色浪涌救援应急救援培训”实践团等五项暑期社会实践项目,项目依据不同群体实际需求,开展差异化宣传与培训。以海岛居民为主要服务对象,海岛儿童为次要服务对象,同时关注老人等易受损群体,将服务延伸至社区、学校、家庭等多种场景。在海岛文化礼堂、社区工作站、市红十字会生命教育体验馆,针对渔农民、民宿经营者、社会工作者等从业家庭,旨在将急救知识普及至家庭,让每个家庭都有一名救护员,提升全民自救互救能力,筑牢生命健康安全防线。在为期一个多月的实践中,团队走访了舟山市嵊泗县、普陀区等地的十余个海岛,开展了一系列富有特色的活动,为当地居民带去实用、专业的急救知识与技能。
一、脚踏实地,稳扎稳打有序推进
(一)海岛儿童:安全教育从小抓起
让每个家庭的孩子掌握急救技能、让一个孩子去影响一个家庭,是实现“家家都有救护员”的一条有效途径。针对海岛儿童安全意识薄弱的问题,实践团创新采用“游戏+演练”模式,“红十字护航小海燕”实践团在舟山市红十字会生命教育体验馆、文化礼堂和学校开展趣味培训。活动中,通过识别常见危险标识、模拟拨打急救电话、常见创伤处置等环节,让孩子们掌握鼻出血、烧烫伤、动物咬伤以及气道异物梗阻等生活常见意外的应急处理方法。在防溺水安全教育板块,以“理论+实践”形式传授岸上救援三部曲“叫、伸、抛”,并示范岸上救护与自救方法,为青少年提供多样化,沉浸式的生命安全教育活动,为孩子们筑牢坚实安全防线。“灯传健康,青春同心”宣讲团聚焦舟山市青少年安全与健康教育,成果显著,志愿者深入白泉镇、匈牙利国际广场、文慧社区及塔山社区等社区,紧扣“安全”与“健康”两大主题,提升儿童风险识别与应对能力;以适宜方式传授青春期身体变化、心理健康及自我保护知识,助力儿童身心健康成长。


(二)海岛渔民:守护海上生命安全
结合渔民作业高风险的特性,实践团在桃花岛、沈家门、东极岛等多地开设专场培训,重点教学渔船上中暑、中毒等常见急症、机械伤等意外伤害及脑卒中、气道异物梗阻、心肺复苏及自动体外除颤器使用等急救技能。在培训中,志愿者手把手指导渔民实操演练,确保关键技能落地。一位从事渔业20多年的张船长感慨道:“以前遇到紧急情况只能听天由命,现在掌握了这些技能,出海时心里踏实多了!”

(三)海岛居民:守护生产生活安全
由于受地域限制,海岛急救知识较为匮乏。“家家都有救护员”实践团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考察、与当地居民沟通等多种形式,了解到当地居民对创伤处理、心肺复苏等急救技能的需求尤为迫切。因此,实践团重点围绕海岛常见创伤、中暑、动物咬伤、气道异物梗阻、晕厥及心搏骤停等常见急症及意外伤害展开培训。在理论讲解之后,居民两两分组进行实操练习,团队成员逐人指导并纠正动作细节,海岛居民在突发状况下能够从容施救,有效弥补了偏远地区应急救援的短板。

(四)“生命永续,青春引航”
团队通过对人体器官捐献进行政策解读、案例分享、误区破除,聚焦公园、社区、景区、综合体等人流密集区域,向广大社会公众进行人体器官捐献理念宣传,大范围普及了器官捐献知识,致力于消除公众认知误区,提升社会对生命延续意义的理解,为推动相关公益事业积累了基层实践经验,为深入传播人体器官捐献理念贡献出青年担当。
二、丰硕成果,书写青春担当
1.“家家都有救护员”实践团开展的急救培训覆盖6个主要海岛,实施成效显著:共开展14场培训活动,组织45名志愿者参与,累计服务时长达75小时。培训总人数1168人(其中取证437人+普及731人),受益人群在2000人以上。更可贵的是,“家家都有救护员”实践团探索出了一套可复制、可持续的海岛急救普及模式。
2.“红十字护航小海燕”活动在舟山市红十字会生命教育体验馆开展了五期分别针对不同年龄段中小学生的红十字护航小海燕夏令营活动。活动主要内容分为破冰行动,参观场馆,急救知识科普以及防溺水教育四大板块,本实践团累计招募营员超200人,共组织33名志愿者参与,累计志愿时长达20小时
3.“生命永续,青春引航”人体器官捐献宣传实践团开展包括社区宣讲、社区宣传、问卷调查、校园科普、线上推广等活动20余次,覆盖社区居民、游客群体、高校师生等群体4000余人次。共组织30名志愿者参与,累计服务时长62小时,共计发放宣传手册500余份。
4.团队15名志愿者深入舟山市红十字会生命教育体验馆、白泉镇、匈牙利国际广场、文慧社区及塔山社区等社区,累计开展活动15场次,服务总时长近100小时。
5.团队10名志愿者前往桃花岛、六横岛、大洋山岛及普陀渔业大楼等地,累计开展活动7次,服务总时长近80小时。

三、践行时代意义,让安全与共富同行
这场实践超越了简单的技能传授和知识传递,彰显了多重时代价值:它既是健康中国战略的基层实践,也是“两个先行”的生动注脚;既填补了海岛应急体系空白,更重塑了“富”的内涵——真正的富裕,是生命安全有保障、是每个家庭都有守护生命的能力。正如团队成员所说:“我们带来的不仅是急救技能,更是一份安全感、幸福感。”
未来,我们将带着对“安全共富”的深刻领悟再次出发,继续深化“急救+”模式,推动建立海岛急救教育长效机制,以急救能力普及为画笔,描绘出居民安全意识提升、幸福感安全感倍增的美好画卷,让安全成为海岛共富最稳固的基石,为乡村振兴书写青春担当,让每一座海岛,都因“人人会急救、家家有守护”,绽放共富新光彩。